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:中科院2区,巅峰IF值6分+,发文量近500篇,4天即回复,38天收到录用,还无版面费,确定不看看吗?

时间:2025-04-08 21:48:51 | 来源:一研学术官网 | 浏览:216

今天带来一本近40年的老牌刊物,审稿速度贼快,1.5个月录用,专业认可度高,可选非OA出版,无经济压力,且被预警的概率很低,安全系数高。

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致力于最广泛意义上的心脏病学。基础研究和临床论文都可以提交。该杂志为执业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利益服务。

期刊主编:葛均波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,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,同时也是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。他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,特别是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面。

期刊影响因子曾经经历过大起大落,2010年至2016年间是其涨幅最跌宕起伏的时期,最高处于6分+。2017年后至今基本稳定在3分+,那这本刊延续到现在热度还在,到底为什么,我们接着往下看~

期刊简介

官方网址

https://www.journals.elsevier.com/international-journal-of-cardiology

投稿网址

https://www.editorialmanager.com/IJCJOURNAL

期刊影响因子

分值整体来看较为平稳,波动相对较小。目前,最新的影响因子为3.2,相较于前两年的数据,小幅度下降,但仍保持在稳定区间内。

期刊分区

中科院分区:大类学科医学在2区,小类学科心脏和心血管系统在3区,今年掉了Top期刊。

JCR分区:心脏和心血管系统一直稳居Q2宝座。整体排名和学术影响力中上。

年发文量与国人发文情况

本刊的年发文数量最多的是2016-2017年度,高达1293篇,此后便一路下降。目前最新的年发文量是454篇,明显感到了期刊的版面缩减,意在调控发文数量,提升发文质量!以保证期刊长期的可持续良性运营。

近两年发表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206篇,占比20.6%,其次是中国186篇,占比18.6%,第三是美国151篇,占比15.1%。从数据上看该刊对国人投稿的态度很友好。

期刊自引率

最新自引率6.20%,曲线上看,该指标维稳的相当不错,基本处于低位水平,且此前亦未进入过预警名单,可安心投递。

审稿效率及录用率

期刊官方公布的综合接收率为15%,中科院2区这个概率还行吧。

官网数据显示首次决定时间是4天,审核时间36天,接收到发表仅需3天,这速度非常在线。

下面我们随机看几篇最新发表的文章,我们看下依次从投稿到接收的周期是多久。

下面的录用周期分别为134天、114天、63天、62天、165天、38天,中位数94天,有50%几率是2个月左右,也有极个别很慢的。整体看,审稿周期是在线且合理的。

下面是网友对本刊的印象,审稿速度3个月,和上诉案例的时间几乎是一致的,可信度较高。下面说录用周期高达48%,对比官方实际数值,有一定的差距,这块的趋势和此前在年发文量处有推断:期刊通过减少版面数量,提高收稿门槛质量,优中选优,故近年来的接受率有所下降。

期刊版面费

本刊是混合期刊,可选择订阅模式免版面费,亦可选择开放获取模式,付3970美元版面费,费用不算便宜。

文章类型及收稿范围

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除了原始论文,还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手稿类型包括共识和立场论文、系统综述、Meta分析和短篇通讯。该刊不再接受病例报告。对有争议的技术、卫生政策和社会医学问题进行讨论,作为鼓励辩论的有用工具。

期刊点评

总结下: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的影响因子虽然从曾经的巅峰6分+降到了3分+,但因为其安全性高,分区稳定-中科院2区,高效的审稿速度和0版面费的优势,依旧受到心血管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。这个分值分区对于升学、评职加薪完全足够,但不得不说的是期刊对稿件内容的创新性和学术性要求很高,不要打无准备的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