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期刊:中科院2区TOP、JCR Q1期刊,影响因子稳定增长,发文量大且扩刊明显,国人超级友好(发文量占比第1),专业性强,学术影响力高,0版面费,高速发展期。
期刊介绍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(以下简称:J-BHI)发表原始论文,描述生物医学和健康信息学领域的最新进展,其中信息和通信技术与健康、医疗保健、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相交。论文必须包含理论分析、方法、技术开发和/或信息系统的新型临床应用方面的原创内容。
J-BHI发表的论文通常组织在生物信息学、成像信息学、传感器信息学、医学信息学和公共卫生信息学等章节标题下。这些由管理专刊/版块补充,涵盖对期刊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主题,由这些领域的领先专家客座编辑协调。期刊特别鼓励大型队列研究,这些研究具有明确证明的临床转化价值,并辅以可由研究界共享的在线数据集或算法。
J-BHI涵盖的具体主题包括但不限于:
传感器信息学– 人体传感器网络;可穿戴、可吞咽和可植入系统;生物传感器设计、微型化和实施;天线、射频和体内通信;无线通信标准、安全和隐私以及 QoS;智能床旁和无线生理监测设备(例如心电图、肌电图、脑电图和 PPG);ASIC 和嵌入式系统设计、节点处理、智能设备和应用程序开发;自主传感、分布式推理、情境感知传感和多传感器融合;数据压缩;用于康复、福祉和老龄化人口的可穿戴和辅助设备;
生物信息学– 生物信息系统和大规模“组学”数据库、建模、模式匹配和算法;系统生物学、计算生物学和器官/系统/疾病水平的信息学(例如生理学、神经信息学、癌症信息学和心血管信息学平台);
影像信息学– 影像电子病历 (EMR)、PACS、医院信息系统 (HIS) 和放射学信息系统 (RIS) 集成;计算机辅助诊断、数据库聚合和分发;对生物标志物和高通量系统进行成像;元数据、本体和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和决策支持;多尺度图像融合、可视化、高内涵筛选和图像数据挖掘;
医学信息学– 电子健康记录、互作性、连接性、语义、语法、词汇、术语、本体、标准、临床指南/途径、协议;隐私、安全、信任、PKI、智能卡技术;区域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、医院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,包括 PACS 和疾病管理系统;医疗保健服务中的协作技术,包括远程医疗;诊断和治疗程序中健康数据的智能解释、决策支持系统、计算机辅助、远程指导和虚拟现实应用。
公共卫生信息学– 利用无处不在的计算、智能环境、嵌入式和可穿戴传感器等的普遍医疗保健、健康管理;流感监测和预测;生活方式慢性病管理和行为矫正;用于公共卫生的个性化和普遍的健康技术(远程医疗、U、P、M 和 e-Health)。
信息学建模和AI – 多尺度建模分子/细胞/组织/器官/系统/疾病级信息学、神经信息学、癌症信息学和心血管信息学平台);面向生物医学和健康的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;网络挖掘和建模;生物医学和健康数据管理、增强和协调;用于生物医学数据分析和解释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法;用于改善健康结果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;以及用于扩展数字健康现实的智能信息学。
在传感器信息学、成像信息学、医学信息学和公共卫生信息学的主题中,只允许进行人体研究,而在生物信息学领域,只允许进行人体和动物研究。
期刊网址
http://jbhi.embs.org/
影响因子
J-BHI期刊最新影响因子6.7,对比上一年下降了1分,在此之前本刊一直处于稳定持续上升趋势,这是近些年首次下降,究竟怎么回事,我们接着往下看。
期刊分区
最新中科院分区为大类学科-医学2区,小类学科-计算机:信息系统、数学与计算生物学、医学:信息(上一年2区)均为1区,小类学科-计算机:跨学科应用2区,是TOP期刊;
在JCR分区中位于Q1,在4个细分领域内的期刊排名均非常靠前,百分位也是同等优秀。
从分区上看J-BHI是一本跨学科的综合期刊,且影响力和专业性都够强,确是一本优质期刊。
期刊发文量
2024年J-BHI的年发文量为805篇,对比上一年的586篇,上涨了37%,往年均在500左右,可见扩刊趋势明显。2025年截止目前已有536篇,这半年之期还未到,看来今年发文量又要创新高了,可能会过千。如此明显且大幅的扩刊,可能就是分值下降的主因吧。
国人在J-BHI的发文量占比也同样优秀,占比超55%,对比紧随其后的美国14.534%,国人友好期刊无疑。这两数据对于广大的投稿者皆非常利好。
期刊自引率
J-BHI最新自引率为7.5%,近些年的自引率呈现逐年上升状,好在还在10%的安全线内,扩刊的同时需要密切注意质量及引用行为。
目前是给非预警状态,整体是安全靠谱的,只要能投中,放心大胆冲。
投稿经验分享
由于J-BHI官网缺乏投稿流程的数据参考,官方既无统计中位数/平均数,文章的时间线也不对外可见,所以广大网友的投稿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,大家一起开看看吧。
作者1:
23-Dec-2024: submitted
14-Feb-2025:Reject/Resubmit: major revision
25-March-2025: resubmit
24-April-2025: accept
作者2:
2024年6月提交
2024年8月一审稿 (拒稿重投,大修)
2024年10月21修改两个月投稿
到现在2025.04.11二审6个月了一直没懂劲
垃圾期刊,找工作都用不上了下次拉黑,之后不投了
作者3:
分享一下我的时间线吧
2024年7月17日首次提交
7月18日进入Awaiting Admin Processing状态,
7月25日转为Under Review
10月16日收到Reject/Resubmit意见,需大修并重新进行外部评审
2024年12月1日重投Revision 1的Under Review状态
2025年1月9日状态更新为Awaiting Recommendation
1月15日进入Awaiting Decision大修(第二次大修,虽然说不允许第二次大修,但是看编辑的意思)
2025年2月7日稿件重新提交
3月20日仍处于Under Review状态
等着这篇文章申请博士的,也不知道能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,无尽的等待。希望能有个好结果吧!
作者4:
2024年7月17日:首次提交
7月18日:Awaiting Admin Processing
7月25日:Under Review
10月16日:Reject/Resubmit,需大修并重新外部评审
12月1日:重投,Revision 1 Under Review
2025年1月9日:Awaiting Recommendation
1月15日:Awaiting Decision(第二次大修)
2月7日:重新提交
3月20日:仍处于Under Review
3月23日:Accepted
作者5:
2024.07.17 Submitted
2024.11.27 Reject/resubmit major revision
2025.02.05 Resubmitted
2025.03.20 Accepted
Total 8 months
作者6:
2023.11 initial submission
2024.6 reject/resubmit major revision needed
2024.8 resubmitted
2024.12 minor revision
2025.01小修返回
2025.03接受
从投稿到接受历时一年多,太不容易了。
作者7:
2024.11.11 regular paper submitted
2024.11.13 returned for modifying the Discussion section and resubmitted
2025.01.15 major revision
2025.01.21 resubmitted
2025.03.18 accept
版面费
J-BHI属于混合期刊,该类别既允许传统的基于订阅的内容,也允许开放获取、作者付费的内容。若选择付费模式,费用为2645美元,近2万人民币,顶刊这个费用还是能接受的。
另据统计J-BHI上的付费OA文章比例为12.04%,仅供参考。
期刊点评
J-BHI目前是中科院2区TOP,影响因子6.7分,发文量800+,国人发文占比超55%,位列第一,自引率低,非预警期刊,可选无版面费形式发布。审稿效率这块根据大多数作者的经验反馈总结,不算快,且对期刊对文章的要求是比较高的,但目前是期刊扩刊,发展的黄金期,可能会是最佳入股时机。
相关文章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