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》(IJBM)是一本专注于生物大分子领域研究的国际学术期刊。它由Elsevier出版社出版,创刊于1990年,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。该期刊以发表高质量的原创研究、综述文章以及简短交流为主,涵盖了生物化学、分子生物学、细胞生物学、生物物理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多个学科方向。
影响因子与分区
该期刊的影响因子(IF值)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。2015-2016年度,IF值约为3.0,处于较低水平。从2016-2017年度到2019-2020年度,IF值逐年缓慢上升,从约3.5逐步增长至5.0左右。进入2020-2021年度后,IF值显著加速上升,达到8.0左右的高点。2021-2022年度至2022-2023年度,IF值继续保持高位增长,最终在2023-2024年度略有小幅回落,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,为7.7。总体来看,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,表明其学术影响力和质量在不断提升。
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》在 JCR 分区中表现卓越,无论是在 JIF 指标还是 JCI 指标下,均被归入 Q1 分区,显示出其在多个学科领域的高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。
具体来看,在 JIF 指标下,该期刊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排名第 34 位,共 313 本期刊,JIF 百分位为 89.3%;在应用化学领域排名第 6 位,共 74 本期刊,JIF 百分位为 92.6%;在聚合物科学领域排名第 6 位,共 95 本期刊,JIF 百分位为 94.2%。在 JCI 指标下,该期刊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排名第 32 位,JCI 百分位为 89.94%;在应用化学领域排名第 6 位,JCI 百分位为 92.57%;在聚合物科学领域排名第 5 位,JCI 百分位为 95.26%。
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》在中科院分区中表现优异,属于生物学大类下的 2 区期刊。具体来看,该期刊在三个小类学科中均被归入 2 区,分别是生化与分子生物学(BIOCHEMISTRY & MOLECULAR BIOLOGY)、应用化学(CHEMISTRY, APPLIED)以及高分子科学(POLYMER SCIENCE)。这表明该期刊在这些学科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认可度。
发文量与国人占比
IJBM的年发文量在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。2023-2024年度该期刊的发文量为5515篇,这一数字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。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发文量如此之大,但其影响因子却并未因此而下降,反而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。这充分说明了IJBM在保证发文量的同时,依然能够严格把控文章质量,确保每一篇发表的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。
更令人关注的是,IJBM对国内科研人员极为友好。2023年,国人发文占比高达77.9%,合计6481篇,这一比例在全球顶级期刊中极为罕见。紧随其后的是印度和伊朗,分别发表了1506篇和796篇。美国以616篇位列第四,韩国和沙特阿拉伯分别以460篇和432篇位列第五和第六。埃及、巴西、巴基斯坦和西班牙也进入了前十,分别发表了423篇、402篇、274篇和263篇论文。
自引率与预警情况
自引率是衡量期刊学术诚信的重要指标之一。IJBM的自引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,2023-2024年度仅为16.90%。这一数据表明,IJBM的引用主要来自外部,反映了其在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影响力。此外,根据最新的《国际期刊预警名单(试行)》,IJBM不在预警名单中。这表明该期刊在学术诚信和出版规范方面表现良好,值得科研人员信赖。
收稿范围和审稿速度
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》(IJBM)是一本国际性的、仅在线出版的、开放获取的同行评审期刊,专注于癌症生物标志物领域的原创研究和批判性评论文章。该期刊致力于探讨生物标志物在肿瘤学中的应用,特别是针对成人实体瘤的研究。IJBM关注的临床场景包括癌症的筛查、早期诊断、预后评估、治疗反应的预测和监测等高级主题。IJBM特别强调生物标志物转化研究的重要性,包括知识转化、生物银行、生物统计学以及方法验证和标准化等研究领域。
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》的审稿速度相对较快,根据期刊官网数据,平均 Time to first decision 为 9 天,Review time 为 64 天,从投稿到接受平均需要 82 天。网友分享的平均审稿经验显示,整个过程大约需要 2.7 个月,这与官网数据基本一致。这种高效的审稿流程使得作者能够及时获得反馈,快速调整研究方向或回应审稿意见,从而提高科研效率。
然而,该期刊的录用率相对较为严格,网友分享的录用率经验显示约为 35%。这意味着尽管审稿速度较快,但期刊对稿件的筛选标准较高,只有那些具有较高创新性、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才有可能被接受发表。这种严格的录用政策确保了期刊的高质量和学术声誉,但也提醒作者在投稿前需要精心准备稿件,确保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和严谨性,以提高被录用的机会。
版面费
IJBIOMAC提供开放获取(OA)和传统订阅两种出版模式。对于选择传统订阅模式的作者,无需支付任何版面费用。而选择OA模式的作者则需支付4390美元的版面费,按当前汇率折合人民币约为31973元。目前,该期刊的OA出版比例为4.31%,意味着大多数文章仍以传统订阅模式发表。这种灵活的出版选项为不同需求的作者提供了便利。
投稿经验分享
根据多位成功投稿的科研人员的经验,IJBM的审稿周期相对较短,一审通常在2周左右,大修需要3个月内提交修改稿,小修则应在1个月内完成。这使得科研人员能够快速获得反馈并发表研究成果。此外,IJBM对研究的重要性、方法的严谨性以及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极高。因此,建议作者在投稿前仔细检查稿件内容,确保语言通顺、格式规范,并严格按照期刊要求准备投稿材料。
主编团队
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》的主编团队由国际知名的学者组成,其中包括北科罗拉多大学的董爱春教授和滕伯里韦尔斯的 John F. Kennedy 教授。董爱春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蛋白质和核酸,她在这些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研究经验。她的研究不仅推动了蛋白质和核酸结构与功能的理解,还为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。
John F. Kennedy 教授则专注于碳水化合物、多元酸、天然橡胶、紫胶、单宁以及大分子多酚等研究方向。他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,为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结构、功能及其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。他的研究在食品科学、材料科学以及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
期刊优劣势总结
(一)优势:
发文量大:年发文量超5515篇,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发表机会。
对国人友好:国人发文占比77.9%,为中国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。
审稿周期短:一审2周,大修3个月,小修1个月,快速反馈。
开放获取:研究成果能够快速传播,提升学术影响力。
(二)劣势:
版面费较高:选择OA模式的作者则需支付4390美元的版面费,按当前汇率折合人民币约为31973元。对部分作者可能造成经济压力。
自引率稍高:自引率为16.90%,虽在合理范围内,但相比其他顶级期刊稍显偏高。
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》以其高影响因子、超高的发文量以及对国人友好的态度,成为了生物大分子领域科研人员的重要选择之一。尽管版面费较高,但其快速的审稿周期和开放获取的模式,使其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性价比。对于有志于在生物大分子领域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的科研人员来说,IJBM无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平台。
相关文章推荐